• 欢迎访问”广元造“,很高兴为您服务!!
   
网站二维码
手握“金钥匙” 川企加速打开新蓝海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guangyuanzao | 发布时间: 1084天前 | 259 次浏览 | 分享到: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1月3日,元旦假期最后一天,位于成都新都的四川富民化工有限公司已开足马力生产,为2月即将交付的产品加快生产进度。该公司业务部门经理刘棋健说:“RCEP生效后,关税从3.3%降到3%,只要赶在这批货出口前在成都海关签下原产地证书,就能节约不少成本。”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1月3日,元旦假期最后一天,位于成都新都的四川富民化工有限公司已开足马力生产,为2月即将交付的产品加快生产进度。该公司业务部门经理刘棋健说:“RCEP生效后,关税从3.3%降到3%,只要赶在这批货出口前在成都海关签下原产地证书,就能节约不少成本。”

在四川,不少像富民化工这样的企业正加速奔跑,期待通过RCEP原产地证书这把“金钥匙”,闯关其他14个成员国,打开新蓝海。

享受新规则实惠 川企欲大举进军高端市场

“日本生产的电脑、手机,绝大多数设备里都有‘四川造’。”紧盯着生产线的刘棋健有些自豪地说。

他口中的“四川造”,正是该企业生产的电子级氯化钡。作为一种添加剂,电子级氯化钡被应用于电脑和手机的电路主板生产过程中,起到稳定主板性能的作用。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企业,尽管工厂占地仅六七亩,但其4000吨的年产量已做到国内最大,产品性能和技术在周边国家中也很少有企业能出其右。刘棋健介绍,目前富民化工生产的电子级氯化钡全部直接出口到日本市场,虽然该产品属于小众领域,但每年出口额依旧能达到2000万元左右。

RCEP生效后,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区里,最大的突破就在于中国与日本之间首次建立起自贸关系,这也是我国首次与世界经济体量前五的大型经济体签署自贸协定。这意味着,富民化工生产的电子级氯化钡出口到日本,关税已从3.3%降至3%,并且未来将逐步降至为零。他算了一笔账,关税降低叠加原产地证效应,2022年企业将节省成本7万元人民币。

新的一年,公司也有新的计划:在遂宁建新厂,生产线全面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目前4000吨已达满产,新厂投建后产量还可提升2000吨左右,有技术在手不怕没市场,更何况RCEP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刘棋健信心满满。

“四川造”乘风加速出海?海关全力以赴办好原产地证

零度低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比富民化工动作更快。1月1日零时10分,零度低温科技出口泰国的一批铝制罐,已通过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申领到RCEP原产地证书,这是四川落地的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

拿到四川首单RCEP原产地证书,零度低温科技业务专员王伟十分激动:“这批货急着运往泰国,关税从以前的9%直接下降为零。同时,泰国的下游商家可以凭原产地证书在产品进入泰国境内时同步抵消一大笔关税。”为第一时间办好原产地证书,跨年之际王伟一直守在电脑前,时间刚跨进2022年,他就赶紧进入海关指定的登录系统进行在线申领,没想到几分钟后顺利出单。

目前,我省有超过3100户企业与RCEP国家开展贸易往来,不少川企早在生效前几个月就开始关注各项政策信息。“几天前,成都海关线上举办的一场政策解读会,吸引1.1万人次观看,听会企业达上千家。”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科长李恒星说,为帮助企业方便快速享受到关税“折扣”,元旦假期,成都海关安排专人通宵值守服务。

接下来,海关便利化审签措施将进一步升级,通过智能审核叠加自助打印,企业可实现几分钟申领一份证书,在家就可完成证书申办手续。

【新年展望】

越干越好 越做越强

四川富民化工有限公司刘棋健:RCEP生效后,对企业减负增利有很大好处,我们将在做好业务基本功的同时,好好学习RCEP相关规则和政策,今后一定越干越好、越做越强。

零度低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王伟:我们将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东南亚国家和其他成员国的市场份额,一如既往把好产品质量关,努力提升市场销量。

【记者手记】

新年伊始,RCEP正式生效。关税全面降低,不仅让企业享受诸多利好,全球的消费者们也能享受到价格更便宜、质量更上乘的丰富产品。

看热闹更要看门道。在记者的采访中,真正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对RCEP规则的学习的企业,仍然有限。在记者看来,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由于同一原产国的同一货物在不同优惠贸易协定下所适用的税率和原产地规则可能有所差别,企业应针对自身进出口货物,比较和选择不同优惠贸易协定下的降税水平及原产地规则,避免“走绕路”;二是通过RCEP累积规则,企业获得RCEP原产资格的边界变宽,门槛变低,使得企业利润有望增加,产品价格有望下降,但一些初加工、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上游产品也有可能会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业链或从国内型转变成跨国型,企业应密切关注产业链供应链变化,提前做好谋划和布局。 (记者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