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广元造“,很高兴为您服务!!
   
网站二维码
德阳擦亮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名片
来源:德阳日报 | 作者:guangyuanzao | 发布时间: 1473天前 | 1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德阳造”华龙一号转子。 
    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整体呈现价值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征。“十三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抓手,抓住率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条主线”,实施工业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一个转变”,落实优化空间布局、清洁低碳绿色制造、“两化”深度融合等“六大任务”,推进创新工

      


“德阳造”华龙一号转子。 


    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整体呈现价值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征。“十三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抓手,抓住率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条主线”,实施工业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一个转变”,落实优化空间布局、清洁低碳绿色制造、“两化”深度融合等“六大任务”,推进创新工程、强基工程、高端人才工程等“五大工程”,按照“1+3+1+n”模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工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发展
    展现新气象

    “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引进产业项目402个、总投资3266.66亿元。其中,通过存量招商项目26个、总投资185.6亿元。受到京东、百事、绿地、中国光大等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青睐,京东产业园、上海深兰科技西南总部、中国(西部)智能汽车电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
    产业发展方面,聚焦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打造高端引领、优势凸显的现代工业体系。其中,引进二产项目261个、三产项目128个,总投资分别达到1709.69亿元、1493.27亿元。无人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铁(德阳)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汽车电子产业园等项目,为德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增加值触底回升,税电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全面提升了制造强市的竞争力。德阳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586亿元,年均增长11.3%,规模占全省25.6%。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77户、居全省第2,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新增25%以上。国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国之重器研制投用。1-10月,工业用电量增长5%,工业用气增长10.5%,工业税收增长9.6%、比全省增速快8.7个百分点,150户重点企业产值增长11.1%,成功入选国家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市。一个个数字的变化,彰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魅力。

   功能更优
    企业活力更强

    “十三五”以来,我市建立市领导联系指导产业发展制度,凝聚形成集中精力大抓产业的强大合力,产业培育更优,功能区建设更快,企业活力更强。
    目前,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医药食品、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五大产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4%,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新兴企业达244户,营业收入达 780.1亿元,较上年增长17.5%,高于全市增速5.5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2.5%,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4.3%,高于全市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 23.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方面,依托国机重装、东汽、宏华石油等龙头企业,做深做细做精特色产业,装备制造产品遍及“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航空方面,引进发动机机匣制造全球第4的贵州航宇、全国率先取得无人机试航认证申请受理的天域航通等头部企业,加快建设什邡通用机场、高新区通航小镇,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资源,发展航空材料与零部件、运营服务、航空人才教育等领域,培育壮大国家级通航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方面,深耕先进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石墨烯、锂电等产业,着力攻克高性能聚合物加脂、重燃用单晶高温合金等关键技术,聚集先进材料规上企业78家、配套企业151家,建成玄武岩连续纤维万吨级池窑生产线,3吨高阻隔石墨烯生产线。
    全市深入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土地资源配置、基础建设、服务体系“六个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园区创新化发展。形成10个国家级、省级园区和市州合作园区,园区内规上企业987户,主营业务收入2953亿元,占比85%。按照“提升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 思路,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石墨烯、铝空动力、中国锂都等一批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国、省级园区占全市园区总数的80%,高新区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完善“土地池”“资金池”“新蓝领人才基地”等要素保障,企业开办压缩至3个工作日,全市“最多跑一次”率平均达97.4%,可网办率平均达84.9%,在2019 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城市宜商竞争力排名中居西部第9。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28户,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企业34户,企业税收100万元以上共820户。

    产业扶贫
    群众获得感提高

    “我们两口子都在基地务农,一年工资七八千元。”中江县普兴镇海洋沟村2社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勋才一家,通过村里引进的药桑种植基地就近务工,实现脱贫。
    “十三五”以来,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业产业扶贫走出了“德阳路径”。近两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帮村”工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学研结合等模式,采取建设原材料种植基地、“以购代扶”等多种方式,组织协调全市175户工业企业对口帮扶相应镇、村,因业因地制宜,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制造、中成药制造等为主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尤其,把“后起之秀”中成药制造作为我市农产品加工行业一个重要拓展扶持对象和增长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持续鼓励支持175户优势工业企业从技术培训、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方面,精准帮扶175个市级贫困村增收脱贫,有力拉动了贫困户就业人数、年均收入实现增长,提高了工业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实效性。
    在中江县永兴镇,市级帮扶专班组织协调7家帮扶企业捐赠帮扶资金329.5万元,统筹安排确定道路硬化等22个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帮扶项目,确定龙虾养殖、桑蚕基地、羊肚菌和猕猴桃规模化种植等产业发展项目13个,落实110多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引进专家力量打造“永兴镇脱贫奔康产业园”,以促进产业兴旺发展为目标,重点培养永兴镇产业造血功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市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充分发挥“工业挑大梁”的关键作用,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正成为德阳兴市之器、强市之基,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名片更加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