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通知》明确了“三项规范整治重点”和“十二条负面清单”,要求重点规范整治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师德师风失范等三方面问题。
重点规范三个方面,纠治基础教育突出问题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通知》指出,安全底线失守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书记、校长、教师、教研员政治安全意识淡薄、言行不当;校园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学生伤害、欺凌等事件频发,甚至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日常管理失序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不到位,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唯分数、唯升学现象屡禁不止;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有的对法律要求和国家规定阳奉阴违、打折扣搞变通,破坏良好教育生态。师德师风失范方面,一些教师违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背离育人为本要求,作风不良、品行不端,不平等对待学生甚至侵害学生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提出了“五个进一步”的工作目标,即进一步增强基础教育战线干部队伍和广大教师、教研员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
“《通知》将日常管理失序作为规范整治的重点十分必要。入学公平是整个教育链条起点上的公平。当下,个别地方‘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破坏义务教育公平的违规招生现象,损害了教育公平、破坏了教育生态、影响了民众的教育获得感,亟待认真治理。整治招生乱象需要把整个基础教育招生入学流程放置在阳光之下。”国家督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说。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唯分数论、唯名校论、唯状元论盛行,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有的地方层层下达高考、中考指标,在小学阶段常态化开展‘调研测试’,应试教育倾向根深蒂固。这些地方对国家政策搞变通、打折扣,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书记封留才认为,《通知》依法依规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压紧压实广大基础教育学校、书记、校长以及教师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级联动的监督曝光机制,可以巩固扩大规范治理的成果,真正给广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松绑”,不断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明确提出负面清单,构建规范办学长效机制
《通知》明确提出“十二条负面清单”,包括严禁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等错误言行;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或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严禁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学校违反规定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负面清单规定、触碰底线红线办学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介绍,《通知》要求健全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确保中央政策要求及时触达每所学校。对于漠视学校违规行为、敷衍塞责、处置不力的教育行政部门,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督办问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畅通并公布规范办学举报电话、邮箱、网络平台等受理渠道,广泛接受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建立曝光台,对经查证属实的学校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批评。
《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制度,推动规范治理工作久久为功、常管长治,切实提高办学治校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其中,建立声誉评价制度,要求如实记录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规范办学治校行为,作为学校、教师各类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建立能力提升制度,要求建立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基地校,有序组织书记、校(园)长到基地校跟岗研修,加强规范办学专门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如实记录办学治校负面行为,对其中重大负面事项单列显示,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通过这些连贯性措施,努力构建引导学校长期规范办学的有效机制。要不断总结完善规范办学相关政策制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金志峰表示。
关于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通知》提出了2024年全年“四步走”的实施步骤:即日起至5月底,省级部署启动实施;6月至9月,各地各校全面自查整改;9月至10月,省域范围重点自查、加强工作指导;11月至12月,各地对“规范管理年”行动进行总结反馈。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予以充分保障。‘规范管理年’是全国范围的年度性重要行动,但并非单纯的年度性工作,而是将以阶段性的系列行动为契机,推进规范办学的持续开展和长效机制的构建完善。”金志峰说。(记者 刘博超)
【关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空天邀约,共赴“蓝海”!这场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专题对接活动释放满满机遇
2025-05-13
【关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应东部所需 尽四川所能 共筑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5-05-13
【关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食品与轻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释放出这些信号!
2025-05-13
【关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合作,就在四川!——高端能源装备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蓉举行
2025-05-13
【关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聚“链”成势 四川加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2025-05-13
山海共潮生 “链”动新未来 ——写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召开之际
2025-05-13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政策吹风会
2025-05-13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河(四川)省级河长朱家德带队赴泸州开展赤水河巡河
2025-05-08
一箭三雕!四川新规让退役动力电池“变废为宝”丨聚焦四川“退役电池”政策
2025-05-08
如何为“退役电池”打造“绿色归宿”?四川瞄准这三方面发力丨聚焦四川“退役电池”政策
2025-05-08
四川省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创新发展(二期)在武汉正式开班
2025-04-30
中国(四川)—澳大利亚先进材料产业交流合作推介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
2025-04-30
涵养清廉好家风,经济和信息化厅开展厅机关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家属廉洁教育活动
2025-04-30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2025-04-29
2025-04-29
2025氢能产业大会暨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开幕 四川建设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高地
2025-04-24
"徒步古蜀道 对话翠云廊"2025年全国徒步大会(四川广元站)暨古蜀道徒步游活动22日启幕 精彩赛事展现大蜀道风采
2025-04-22
“‘四链’融合 双向揭榜挂帅” 四川省2025年首批项目立状签约暨第二批榜单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
2025-04-21
经济和信息化厅举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2025-04-21
袁冰总经济师带队参加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2025-04-18